其中:
一、补短板,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环节均衡发展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加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效植保、产地烘干、小麦机播等短板环节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均衡提升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
一要持续抓好水稻育插秧工作。要加强农机、农资供应企业等协调对接,保证插秧机、育秧流水线、育秧摆盘机等货源供应充足,制定并落实好乡镇秧池田、插秧机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省水稻机插秧水平稳中有升。
二要大力发展高效植保机械装备。各地要加大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飞机等新型高效植保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逐步淘汰担架式/手推式、背负式等传统植保机,提升植保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
三要提高产地烘干能力。部分产地烘干能力相对不足的地区,要制定粮食烘干中心发展计划,充分利用“四旧一废”(旧厂房、旧学校、旧村部、旧会堂和废弃闲置土地),加大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供电公司等出台扶持空气源热泵等清洁热源烘干装备“燃煤替代”改造升级,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用电优惠政策,提高产地烘干能力。
四要提升小麦机播水平。针对局部地区特殊季节湿烂田间作业条件和粘性土壤环境下小麦机械化播种难的问题,要加强适宜机具选型推广和配套技术路线研究,大力发展先进适用小麦播种机具,整体提高小麦机播水平和质量。